BB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您好,欢迎光临BB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信阳息县:古县产业赶潮丨河南经济地BB电子理

发布时间:2024-01-11 06:07浏览次数:times

  BB电子濮山苍苍,淮水泱泱。在中原腹地南侧、千里淮河上游,息县已在此经历了3000余年的历史冲刷,古老精深的农耕文化与绵绵细密的淮水文明在这里交织。

  据息县县志记载,自公元前682年建县至今,息县近3000年不易其名,古今相续、绵延至今,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县”。

  时间的巨轮来到当下,息县这片土地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一只烧麦成为年销售额一亿元的大单品、一桶辣酸粉常年霸榜抖音直播间、火热的户外露营帐篷形成产业集群……古老的县城在当下的消费时代,找到了自身的新赛道。

  息县历史悠久。据息县县志记载,早在六千年前,本地先民就聚族而居,生生不息。

  息县境内河流纵横,平原广阔,传统上以农耕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大豆、红薯等。

  在河南多数地方,流传着“红薯饭,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俗语。如今,虽然红薯已经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配角,但是在息县,红薯以另一种方式演绎着主角。

  北纬32度,是南北地理分界线和南北气候过渡带。在河南,大别山横贯豫南,淮河穿境而过,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得息县成了优质红薯的黄金种植带。据资料记载,红薯种植投资少,产量高,种植面积除了1994年的5.9万亩以外,直到2000年,息县红薯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

  过往几年,息县将红薯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进行大力扶持,成立红薯产业专班和薯业协会,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近2000万元,培育打造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息县东岳镇注册的“东岳红”商标,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标志,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

  到2019年前后,息县的红薯找到了更潮的存在方式——变身酸辣粉、薯条等方便食品,通过直播电商平台以及发达的物流体系,迅速地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息县工业基础薄弱,息县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息县纺织工业主要以家庭手工生产,棉纺、棉织、麻纺等产品均以自用为主,商品交换较少,“且息县纺织业时断时续,未成大业”。新中国成立后,县内纺织业才有所发展,出现了县金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麻纺厂、第三麻纺厂等棉织企业。而受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能源贫缺、技术设备落后等因素影响,息县的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足。

  穷则思变。新中国成立后,息县农村及时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在城镇,息县贯彻保护私营工商业政策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成立工人合作社,组建国营商业,组织工人发展生产。变革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当下,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培育优势产业,以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重点,息县确立了“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以户外用品制造、食品大健康为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方向,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培育新兴产业,以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教育培训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的“2(2)+3+1”现代产业体系。

  2022年,息县生产总值迈上300亿元新台阶,增速位居信阳全市第一位,创近年来最好成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增速均位居信阳全市第一位。

  县志记载,1988年—1994年,息县改革开放渗透各个领域,步伐逐步加快。1995年,息县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力推进对外开放。第二年,息县提出“十万大军出息州,闯出一条致富路”,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那一年,息县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

  阿尔本制衣厂是服装产业中的龙头,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江苏南通,常年为ZARA、H&M、UNIQLO等快时尚品牌代工。2012年,阿尔本来到河南周口建设第一家工厂,6年后,来到息县设厂,目前息县工厂已经有超1000名员工。

  在问到为什么会来到河南、来到息县时,阿尔本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人力资源丰富,2012年以前,南通总部就从河南招收了许多工人。后来,河南本地发展起来了一些制衣厂,在外的河南人学到手艺之后,又陆续回到故乡工作。“我们就决定,直接来河南建厂,看中的其实就是河南工人。”

  人的资源是息县最直观的优势。息县常住人口113万,能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支撑。而一些从外地返息的创业者、企业家们,则为息县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

  “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2015年,“有米有面”的息县提出“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

  同一年,80后赵豪从郑州回到老家息县创业,创办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道农业),积累了多年食品行业经验的他,把红薯这个传统食材玩出新花样,拔丝红薯、薯条、酸辣粉、红薯冰淇淋……赵豪也被当地许多人称为“红薯大王”。如今,豫道酸辣粉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销售火爆,曾创造单日突破8万单的业绩。赵豪对自己家乡的红薯有深厚的感情。“息县肥沃的沙土地适合红薯的育苗、种植,父母那一辈几乎都是吃着红薯长大的。”赵豪说。

  经过多年的沉淀,豫道已经发展为集红薯育苗、种植、储存、精深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并带动息县建设500亩脱毒薯苗育苗基地、30000亩红薯种植基地。

  从2021年开始,国内兴起。与之对应的,是户外用品产业的火热。行业人士讲述,浙江宁波和江苏丹阳是帐篷等户外休闲用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近年来,安徽、江西、河南、四川等地也诞生了一批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

  2018年,许伟铭带着生意从浙江回到老家息县,在临河乡、项店镇、夏庄镇等几个乡镇创立了工厂,开始为一些国外知名户外品牌做代加工服务。

  车尾帐篷、充气帐篷、胡萝卜造型的帐篷……北斯立的展厅内,各式各样的帐篷琳琅满目。在讲述行业的流行趋势、产品面料区别时,许伟铭非常自信,在成立公司之前,他已经在行业摸爬滚打将近20年。

  2022年,许伟铭成立河南北斯立户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斯立),专业制造帐篷。当年下半年,许伟铭开始接国内订单。“国内市场好再加上多年的资源积累,目前订单比较稳定,我们也成立了自己的品牌黑骑士。”

  “从2021年开始,户外休闲的需求增加,2022年我们300多位工人几乎每天加班赶订单,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的销售额翻倍增长。”许伟铭介绍,在抖音平台,北斯立产品日销售约400件,日营业额约8万元,目前年营收大概在4000万元。

  当下,预制菜市场持续火热,河南今三麦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三麦)赶上热潮,仅烧麦一个单品一年销售额就超1亿元。

  2022年7月,今三麦在息县工厂投产,水饺、包子等米面速冻食品是今三麦的强项。“我们目前以代工为主,走B端市场,为一些大品牌做代工,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品牌,加上驻马店等地的工厂,我们一年销售额将近6亿元。”今三麦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米面速冻食品、调理肉、预制菜是今三麦的主打品类,也是在当下消费市场中畅销的品类——解决人们对于便捷、美味的饮食需求。

  今三麦在驻马店西平的工厂已经比较成熟,为何又来到息县?该负责人称,今三麦是息县政府招商引资项目,政府给了房租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息县正打造以主食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引入今三麦能够弥补信阳地区速冻食品的短板,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而且,息县劳动力资源充足,“缓解企业招工的一大难点”。

  如今,以今三麦、豫道农业为代表的食品企业聚集在息县兴业大道,还有宏升粮食、春达食品等生态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也布局此间,兴业大道已形成食品一条街,产业集群初现。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共同印发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持续增加,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参与人数不断增长,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鼓励户外运动装备企业立足群众露营需求,研制多系列满足不同人群的露营装备。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户外运动龙头企业。

  行业人士称,相比国外,国内户外用品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2022年,在信阳举办的中国纺织户外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服装分会秘书长马英提到,“近年来,我国户外产业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2025年,中国户外用品的零售规模将会达到2400亿元左右,其中,户外纺织品占比达到70%以上。

  河南尚晟智能家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晟)总经理吴志兵介绍,尚晟是息县2022年引进的重点户外用品加工项目,总部是临海市尚莱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户外休闲家具及用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ODM制造商,其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市场,2022年度销售额达8000多万美元。2022年,该项目入驻息县纺织服装产业园,总占地110亩,项目满产后产值可达10亿元。

  户外休闲产业具有用工量大、技术门槛低等特点,用工需求大,这与息县的人力资源优势正好相符合。近年来,息县围绕纺织户外产业上下游布局发展,规划建设了2000亩纺织服装产业园,园区以纺织户外作为主导产业,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目前,息县已入驻纺织户外企业18家,陆续招引入驻了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的国内户外行业龙头企业泰普森集团、户外行业知名企业江苏阿珂姆公司和浙江临海尚莱公司,以及行路、行嘉、北斯立、瑞扬等一批户外企业,涉及帐篷生产、户外休闲家具生产、纸箱包装、塑料藤条及织带生产等多个品类,2022年实现年出货近600集装箱,总产值2.9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91亿元。

  距离息县提出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已经过去了近十年,如今,在食品产业领域,息县迎来新的机会。

  十桶酸辣粉,八桶河南造,河南酸辣粉产业已形成超百亿级规模。为大力扶持酸辣粉产业发展,2022年,河南出台了《河南省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力争2025年全省酸辣粉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并指出大力支持信阳息县发展红薯全产业链。

  2023年9月,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息县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息县酸辣粉“双基地、双小镇”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中国酸辣粉名城”品牌,推动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

  “双基地双小镇”指的是中国红薯研发基地和红薯小镇、中国酸辣粉创新基地和酸辣粉小镇,2022年12月7日,息县酸辣粉小镇正式开工。

  酸辣粉的生产过程需要淀粉,行业人士称,河南一些酸辣粉企业所用的淀粉原料有一部分来自山东等地,建设淀粉厂成为拓展酸辣粉全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实施方案》也明确,建设大型特种淀粉加工厂、淀粉加工污水处理厂,完善红薯种植地冷藏设施和酸辣粉产业冷链物流体系,并给予具体支持。

  把准方向,方可行稳致远。有了政策加持,息县红薯产业得到迅速提升。目前,全县红薯种植面积20万余亩,年产红薯60余万吨,以红薯为原料的各类产品产值达15亿元。另外,根据市场需求,息县引进优良品种,培训科学种植知识,并先后10余次邀请浙江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的农业科研专家现场指导,高薪聘请红薯专家长期驻地,指导农户种植。

  据介绍,息县酸辣粉小镇建成以后,将通过以豫道农业为龙头的产业资源整合,将淀粉生产、包装材料生产、调味料生产、设备制造、脱水蔬菜与花生为代表的配菜企业等相关产业、企业整合到半径2公里的酸辣粉小镇中,让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配套,并提升产业标准,推动产业创新,力争5年内实现年产值五十亿元、10年内打造出百亿级产业集群。

  新的消费时代到来,人们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速食行业如此,户外休闲行业亦如此。比如,一个小小的帐篷有适用于、垂钓、打猎、沙滩、冰钓、房车、登山专业比赛、花园凉棚等各种场景的款式。根据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许伟铭带领团队研发了各个系列的产品,“根据帐篷使用方便程度、消费者的爱好以及实用性需求,公司保持每年10种新款的研发速度”。

  息县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息县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将纺织服装、户外休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强力推进。按照纺织服装产业项目集约集聚发展的思路,逐步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产业集群式发展。

  如何真金白银吸引企业来息兴业?息县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完善机制、优惠招商,比如重大项目零地价,厂房租金和税收三免三减半,企业可定制厂房、政府代建,鼓励企业回购标准化厂房,免费帮助招工、发放用工补贴等。

  其次是目标精准,招大引强。坚持大员招商、驻地招商、全员招商、以商招商。书记县长带队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招商,与京东集团、侨发集团、侨裕集团、杰西雅服饰等大型企业洽谈;县处级领导同志多次带队赴四川、重庆、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招商。2022年上半年成功签约了国泰华盛、金鲤户外等20家知名企业。

  最后,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息县抢抓东中西产业梯度转移及户外产业风口,借助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大会等的影响力,已吸引浙江等地优秀企业来息,目前,息县现在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纺织户外名城”荣誉称号。

  “有钱难买息半坡,一半干饭一半馍”,息县人世代相传的民谚是传统农业大县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片息州大地在当下时代寻找新的产业机遇,并如春潮涌动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BB电子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15885019878

  • 移动电话15885019878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甘荫塘小街32号1层[中曹司社区] 备案号:黔ICP备202100440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