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各种庄稼陆续成熟。刚收割完黄熟的油菜籽,一场夏雨便让田野里的麦子由青变黄,熟透待收。人们忙着在金黄的麦田里收割,同时在田地里抢种玉米,水田里也在抢栽秋稻秧苗。在这短暂的时节里,尽管阳光炽热难耐,但农人们仍不顾一切地抢收抢种,因为农时不等人。
随着端午节的脚步渐近,大街上弥漫着三轮车售卖新竹笋叶和艾蒿的清香,时不时还有人家里飘出阵阵粽子的香气。
妇女们肩扛竹架,上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香囊和五彩丝线绳。路边的小桌上,老奶奶在卖着自家包的粽子。水果摊上,一筐筐鸡蛋大小的黄杏和翠绿的桃子诱人可口,还有家乡人最爱的谷堆塬的香瓜和官庄塬的西瓜,都是那熟悉而亲切的家乡味道。
包粽子时,有的地方用芦叶,有的地方用檞BB电子叶。而在绿竹之乡洛宁,人们大多使用破土新竹脱下的新鲜竹笋叶子。白粘的糯米,加上红小豆和大红枣,混合煮成的粽子放在井凉水中冷却后,撒上白糖,口感软糯可口,竹笋叶特有的清香令人难以忘怀。
家乡多竹,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王铎在拜访金门川的亲家兵部尚书张鼎延时,曾一同欣赏过家乡的竹景。“三步两孔桥,四面五园竹”,便是描绘家乡淡水翠竹繁多的生动写照。
多竹的故乡洛宁,家家户户都擅长编织各种竹制品,如竹筐、竹椅等。特别是家家户户门上挂着的挡蚊遮阳的燕帘竹帘,更是当年外贸出口的地理标志产品,深受日本人喜爱。
春阳照耀下,竹笋破土而出,在春雨的滋润下迅速成长。新鲜的竹笋成了一道美味的时令菜品。当幼竹在春雨中拔节生长时,夜晚甚至可以听到它们破土而出拔高嫩笋和生长的声音。
随着嫩竹逐渐长高,每拔高一节便会脱下笋衣。这些带着丝丝甜香的笋叶,便是竹乡人们端午节包粽子时不可或缺的绝佳材料。
这时节,竹园内热闹非凡,人们纷纷前来捡拾竹笋叶。妇女和小孩们兴高采烈地参与其中,偶尔还有调皮的孩子趁人不注意偷偷掰下竹笋,看园人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大家都是乡邻,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母亲们将新鲜的卷曲笋衣在小竹箩筛帮沿上一叶叶蘸水抚平,十几个叶子摞平卷起后捆绑起来,挂在阴凉处晾干。这样处理过的笋衣,日后包粽子时用处极大。
每当风吹过竹林,唰唰作响,带来阵阵凉风,令人心旷神怡。奇怪的是,尽管竹园阴凉,却很少见到蛇的踪影。老人们常说,蛇和竹有亲戚关系,竹是蛇的舅舅。这虽然只是民间传说,但听起来颇有趣味。
端午那天,大人孩子们早早地就去原野地头割来一捆捆带着晨露的艾蒿,满头汗水地迎着朝阳回家,将艾蒿挂在大门之上,寓意驱邪避害。
在屋内,人们点燃干透的艾叶编制的草绳,或者将艾叶做成艾条、艾绒进行灸炙。有些人还会将天然香味浓郁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产生的薄烟不仅能散发出清香,还能驱赶蚊虫。艾草和苍术的香气弥漫整个院子,令人神清气爽。
孩子们则忙着找院墙豁子间的野栆刺,将刺针掰下或扯下细如绳子的笋叶备用。这些材料将成为他们制作篱笆墙和粽子的好材料。
母亲们开始忙碌地包粽子。她们将井水桶里泡软的笋叶轻轻一卷,从盆里抓一把泡好的糯米、红豆和两颗大枣,一折一卷,再用细笋叶绳或枣刺针捆绑固定,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包粽子时,往笋叶里添米不能太多,要留出一大半空间,这样摇起来哗哗作响,煮出来的粽子才更加美味。
隔壁住着几个市里下乡的知青姐姐们,她们也学着母亲包粽子。然而,由于她们添米太多,包出来的粽子硬邦邦的,吃起来耐嚼难咽。母亲告诉她们,放一半米煮出来的粽子才软糯可口。
母亲将一挂挂包好的粽子放进添满井水的大铁锅里,用蓖子压住上面再放一块青石。随着历经风霜的木风箱的拉动,扑嗒扑嗒的节奏声里充满了孩童们期待的眼神。
当风箱声息,母亲甩甩酸麻的手臂,热气腾腾的大锅里飘出的粽香在院子里四散开来,胡同里也弥漫着各家粽子、糯米和枣的香味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揭起木锅盖锅里抓粽子,尽管烫手也不管不顾。在母亲的喝叱声中,将一串粽子放进从井里打来的水中冰镇。冰凉的粽子吃起来凉甜爽糯,孩子们手捧着拆开的粽子,脸儿埋在长长的竹叶间大口啃食,手上脸上到处都是粘粘的糯米粒儿。
端午这天,孩子们还会戴上母亲用不同颜色的碎布缝制的香囊。这些香囊内装有从中药店买来的中草药香料(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等),用五色丝线合成一股,佩戴在胸前。
不同形状的香囊结成一串,形形,十二生肖的香囊更是玲珑可爱。佩戴在小孩胸前、腰际、脐中等处,婴幼儿如藕节的胳膊腿儿上也会扎上五彩丝线。在眉间点上用雄黄朱砂配制的湿粉红印,手心、脚心、耳朵也抹上一些,可以驱虫避邪除瘟。
孩子们穿上喜气的红肚兜,眉间一点红,童面盈盈,憨态可掬,宛如画中的小人儿一般可爱。品尝着清甜软糯的粽子,空气中飘着艾草香和香囊的药香,孩子们的笑脸和家人的团聚构成了一幅温馨欢乐的画面。
电视里传来豫剧的声音,许仙劝白娘子饮雄黄酒的故事正在上演。悲情的曲调让人感叹不已。同时,人们也会想起千年前爱国诗人屈原的悲怆情怀,以及后世人们以竞赛龙舟、吃粽子等方式对他的遥祭。
虽然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各式粽子让人眼花缭乱,但吃惯了家乡粽子软糯甜蜜中一丝竹的清香,总觉得那些肉粽、蛋黄粽等咸味粽子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在端阳佳节这个亲人团聚的日子里,咬一口家乡的粽子,抿一口美酒,那粽香酒香里蕴含的,就是游子对家乡、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回忆。
作者简介:雷晓军,微信“朝花夂拾”,工余爱好花草骑行,喜爱文学,习作小记身边事,近年偶有小文在报刊平台发表。记录美好,分享感动。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甘荫塘小街32号1层[中曹司社区] 备案号:黔ICP备202100440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