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电子2024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值此之际,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对2024年度涌现出的优秀新闻工作者、重大主题采访报道优秀工作团队、优秀新闻作品予以表彰。
他们当中,有在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连续报道抗震救灾情况的甘肃日报社驻临夏记者站记者王虎;有长期深入基层一线,用视频记录陇原大地新景象的新甘肃客户端记者尹黛;有背着沉甸甸的摄影设备走遍陇原大地,一次次用镜头反映甘肃发展变迁的甘肃日报摄影部记者丁凯;有不断锤炼“四力”,由新闻“新兵”快速成长为文化报道记者和视频号运维者的奔流新闻记者郑重;有在夜班编辑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甘当“新闻守夜人”的甘肃日报出版部编辑曹蕾;有努力践行媒体融合,以全媒体记者姿态扎根“三农”领域做好新闻报道的甘肃农民报记者王典
他们中,有长期奋战在新闻战线上的“老记者”“老编辑”,也有第一次过记者节的媒体“新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在讲好甘肃故事、传播好甘肃声音、展示好甘肃形象的过程中收获满满。
今天,在这个属于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里,本报聚焦6位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见证他们怎样用心、用力、用情践行党媒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驻站对记者来说,是职业生涯十分难忘且有锻炼意义的一段经历。对我而言,参与积石山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报道,则是驻站期间最深刻的记忆。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随即,我带上电脑和采访本,开车赶往积石山县。
灾情怎么样?怎么报道灾害事件?我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吗?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和兰州赶过来的同事们冒着严寒和余震,在受灾最严重的乡镇采访,见证和记录抗震救灾的“中国速度”。
那一夜,积石山县彻夜未眠;那一刻,我们也是冲锋一线小时,我们几乎没有休息。当时我们并不清楚,这一仗是何等艰难、将要持续多久,但所有人只有一个念头:要到一切需要报道的地方去,因为这是记者的天职。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作为党报记者,就要不惧危险,在救灾一线深入采访,准确及时报道受灾情况,大力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为抗震救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灾害有多严重?废墟中搜救出的伤员送到哪里救治?受灾群众怎样安置?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向公众解答。
社会关注哪里,记者就到哪里。搜救现场、医院、救灾帐篷甘肃日报记者的身影无处不在,我们第一时间发出准确报道,传递权威声音,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第一次参与灾害事件报道,既积累了经验,又给了我更多的启示。一是内容要接地气,能引起共鸣。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带着同理心与被采访对象交流,真实客观反映抗震救灾情况。二是新闻呈现形式要丰富。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在新闻现场,文字记者也要拿起手机拍摄视频,记录救灾一线动人场景,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呈现抗震救灾感人故事。
今年,是积石山灾后重建的第一年,我放弃了几乎所有假期,多次前往灾区蹲点报道,看着废墟上建起的一栋栋安置房和群众搬进新居的笑脸,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不仅是事实的记录者,更是情感的传递者、希望的播种者。以记者节为新的起点,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用心感受世界,用笔记录时代。
肩负光荣使命,努力锤炼“四力”。这一年,我走过甘肃的山山水水,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厚重,也感受着“记者”两个字的分量。在临夏,我理解了“积石成山”的力量;在定西,我感受到众志成城的温暖;在甘南,我看到了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在天水,我体验到了一座城市的热情;在酒泉,我领略到了火箭腾空的震撼
2023年12月18日,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当夜,我随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前方报道组迅速赶往灾区进行采访。
抵达现场后,我目睹了一场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救援:救灾帐篷迅速搭建,饮用水、方便面、棉被等物资有序分发,医疗队也投入救治工作。在大河家广场,我看到各地各民族的兄弟姐妹们自发前来支援,热腾腾的牛肉面、香喷喷的饺子满满的都是全国人民对积石山的牵挂。我还清晰地记得,“只要人在,就能继续发光”的拉面师傅,“帐篷都是给老百姓搭的”战士,“你们不要担心,我们一切都好”的孩子许许多多这样可爱的人,汇聚成一股力量,坚定了我们夺取抗震救灾胜利、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念。
后来,我和同事们又多次前往积石山:和当地的人们一起迈入崭新的2024年,记录孩子们迎接新学期的期待和开心,见证积石山建成了蓬勃向上的新产业,讲述一栋栋新房子拔地而起、美丽家园从图纸变为现实的美好故事镜头里的积石山,孕育着新的希望与活力。
从生机盎然的春天,到厚积薄发的冬天。这一年,我和同事们奔走在陇原大地,用脚步丈量甘肃高度,用笔尖书写甘肃力度,用镜头记录甘肃速度,用声音传递甘肃温度用心、用力、用情践行着党媒记者的初心与责任。
行走基层,多看、多问、多想,才能讲好甘肃故事、传播好甘肃声音、展示好甘肃形象。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努力完成每一次采访任务,也会持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新闻采写和短视频创作能力,通过勤学习、多思考、勇实践,努力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踏上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
14年前,我初到报社。第一次的采访,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架在黄河上的一座桥被成功爆破全过程。从那天起,用手中的相机聚焦兰州的变迁,成为我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的梦想。
从此我就步履不停,乐此不疲我目睹了一座座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见证了快速公交、南环路、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的变化,家乡兰州在新与旧的更迭中,展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景象。
2015年,我走进兰州市榆中县中连川小学。这所建在大山里的学校,组建了一支24人的足球队。不论严寒酷暑,这支由山里娃组成的足球队几乎每天都会在附近的山路上进行体能拉练。
“走出大山,以后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是孩子们的梦想;“用镜头把他们记录下来”,是我的梦想。
跟进采访的几年里,每当聊起足球,这群腼腆的足球少年总是神采飞扬、眼中有光。通过孩子们的努力,大山深处的足球梦终于照进了现实,而我也见证了他们因足球发生的改变。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一阵剧烈的晃动将熟睡中的我摇醒。我立刻意识到地震了,而且震级不小。出于记者的本能反应,我主动请缨去一线摄氏度,这是积石山当时的气温。在现场拍摄时,不到半小时,我感觉从外到里被冻透了,拿着相机的手都是僵的。我用僵硬的手指一次次按下快门,拍摄下武警官兵救援35名被困群众的全过程,经过一夜的救援,被困群众全部获救。尽管一整夜没睡,但我的内心却是火热的、充盈的。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的身影。这些年来,每当有新闻发生的时候,就是我要出发的时刻。在积石山地震抢险救灾过程中,我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与中国温度,深切感受到上下一心的坚定信念,看到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奋进力量。
摄影记者这个职业很辛苦,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要背着几十斤的设备到处奔波,黝黑的肤色是我们亮眼的标志。可我深知,沉甸甸的不仅是身上的设备,更是肩上的使命。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并有幸来到“奔流新闻”工作。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莫大的信任与帮助,开通“郑重其事”账号并由我负责运营,后来又成立相关工作室,让我在一个富有创新活力的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踏入媒体行业之前,就觉得干新闻很有意思,能去很多地方,能采访很多人,还能推动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后,我对这份职业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承载着时代的声音,充满了汗水与荣耀。一年多来,我几乎走遍了甘肃的每一个市州,感受了许多的人文历史,也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步入了更加精彩而广阔的世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工作以来,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作为一名文化报道记者和视频号运维者,我切实感受了一种“本领恐慌”,并经常在“补课”与“备课”中来回切换。我发现,只有真正吃透了选题,才能在拍摄时紧扣主题。面对宏大而严肃的题材,往往需要寻找“小切口”,才能更好地接地气,让人看得懂、听得明白。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与尝试中,我不断突破自己,努力讲好一个又一个“如意甘肃”的精彩故事。
这是快速成长的一年。正如我的名字一样,我对每一次采访、每一场出镜、每一件作品,都会“郑重其事”。在全国两会的采访中,我深切感受了祖国蒸蒸日上、发展日新月异;在公祭伏羲大典、敦煌文博会的报道中,我亲眼见证了甘肃底蕴深厚的文化魅力;在“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系列诗会中,我充分体验了各市州文旅发展的澎湃活力短短一年多时间,从一个初出校园的“职场小白”,成长为一名主流媒体的记者,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份职业的使命与光荣。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以后的路还很长。在“奔流新闻”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平台上,我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持续提升新闻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争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记者。
伴着晨曦,带着淡淡墨香,又一期《甘肃日报》如约与读者见面了。自1949年9月1日创刊,今天,《甘肃日报》已出版了27524期。一期期《甘肃日报》,生动、忠实记录了陇原的发展史、奋斗史,展示了浓墨重彩的甘肃画卷。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每当夜幕降临,甘肃日报报业大厦16楼的灯光总会准时亮起,这里就是甘肃日报社出版部。直到深夜,忙碌的是一群“新闻守夜人”。
2010年,我有幸加入了出版部这个大家庭,十几年的夜班生涯,我参与了许多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的版面编排。
“今天前方报道组供稿10篇,摄影部供稿12组,还要预留版面”
“明天推出10个版特刊,各版要注意图片选用,内容不要重复”
作为报纸出版的“总装车间”,出版部担负着将稿件“分拣”上版、确保稿件准确无误、设计版面的重任。编辑、美编、校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敢有一丝马虎。
编辑稿件、精选照片、设计版式、审校版面大家都全神贯注,认真、谨慎地投入工作当中,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所有的调整和变动都是为了确保重要稿件有更好的呈现,都是为了把报纸办得更好。
随着值班主任发出签发指令,所有版面发往照排车间准备印刷。一天的工作告一段落,大家紧张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
编辑工作中要注意的事项内容庞杂。只有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去伪存真、辨别正误。常年夜班,让人感觉有了“强迫症”:每次签完版,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都会不自觉地想,标题有没有歧义?日期对不对?错别字改了没?以至于现在,我要带一份小样回家,无论多晚都得再看上一遍。
从青葱岁月转眼到不惑之年,3000多个夜晚历历在目。时间从来不回答,却给出了所有的答案。在夜班复夜班的铿锵鼓点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也用一寸寸光阴作出了回答。
记者节,一个没有假期的节日,是个总结和证明“我们”的日子。回首在甘肃农民报工作的9年,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流中,我从一名传统的纸媒记者踏入了新媒体的世界,一切都在变化,每天都在成长。
我经常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发到朋友圈,一是分享,二是记录。翻开自己的朋友圈发现,不知不觉中,今年已经写了54篇稿件,做了63个版面、13张海报和61个视频。这些累计的数字,让一个词在我脑海中赫然浮现:全媒体记者。
这几年,甘肃农民报一直在积极尝试短视频策划与采制,从拍摄、剪辑、出镜、配音到制作、发布,我们的记者全部进化成了“六边形战士”。新闻稿件也是稿件在前、图片在后、视频在侧,文、图、视频一体化推送、呈现。
作为一个编导专业的报人,我一直努力突破:突破对短视频时代意义的理解,突破传统视频结构的束缚,突破自身的传统习惯。
为了让短视频更好地“独立门户”,今年我们开通了视频号,让隐藏于文图背后的短视频走上前台。一经亮相,就广受好评!无论是上半年在永靖组织的文旅项目,还是近日在天水组织的广东农特产推介活动,这些作为独立新闻作品并及时呈现的短视频,都成为报道的“加分项”。
短视频作为独立新闻作品,不应只是简单的画面组合,而是要运用镜头语言讲好新闻故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记录的同时,熟练地运用声音、画面、音乐等元素,让故事更具现场感,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今年3月天水麻辣烫意外出圈。在结束原定采访任务之后,返程路上,我们发现天水南站游客特别多,当即决定并制作了一条呈现天水客流量大的视频。这条视频一经发出,当天就带来40W+的流量。流量的回馈,正是得益于记者独有的职业敏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甘肃农民报的路还很长,记者王典的路也很长。我相信,只要心里有光,鲜花将伴随着我们一路绽放。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甘荫塘小街32号1层[中曹司社区] 备案号:黔ICP备2021004409号 网站地图